为了能将实验室从事的科研攻关项目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精选了四个代表性的实验室分室作为科普参观点,安排工作在科研一线的年轻教授和博士生作志愿讲解员。在岩石水理分室,带着“岩石吸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的问题,讲解员与学生们一起做岩石遇水软化实验,通过实验前后岩石强度的差异来解释变化原理,并观看岩石遇水软化发生灾害的视频。岩爆实验分室准备了变质岩标本,让孩子们根据岩爆试样和变质岩标本的形貌特征进行匹配,并通过对“爆”字的拆解来具象化岩爆产生的机理。在NPR材料分室,学生们分别通过不同倍数的显微镜层层观察NPR材料里的微观世界,直观了解NPR材料的科学原理和科学奥妙。在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报分室,动画片里滑坡引发的地质灾害引发孩子们对地灾现象的形象化认识,通过地灾监测系统操控台和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模型,孩子们进一步对地灾的变化过程和性质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受。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依托于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在肩负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培养科技人才重任的同时,也承担了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宣传科学普及的历史使命。在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的同时,引导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创新自信,面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讲好科学家爱国创新奋斗故事,形成传播科学知识和完成广阔科技梦想的平台,让青少年儿童在实践中尽情体验科学的无限乐趣,激发他们解读科学难题和对科研工作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好青少年儿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本次活动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与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